近年来,养生直播行业以“专家讲座”“健康科普”为名,通过夸大功效、情感操控、价格陷阱等手段,疯狂收割老年人钱包,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23年报告,60岁以上老年人因直播消费投诉金额同比增长47%,其中医疗保健品占比达65%,这种“围猎”行为不仅侵蚀老年人积蓄,更损害社会信任基础。
虚假宣传手段
1. **夸大功效**:主播常将普通食品包装成“抗癌神器”“延缓衰老”,例如某平台“量子磁疗枕头”宣称可治疗失眠、颈椎病,实际检测仅含普通纤维。
2. **虚构案例**:通过剪辑患者康复视频、虚构“专家团队”,某养生主播团队被查实使用AI换脸技术伪造医生资质。
3. **利用权威背书**:部分主播冒充三甲医院科室主任,或与无资质机构合作,如某“中医药研究院”实为个人工作室。
4. **情感绑架**:“子女不孝”“健康无保障”等话术诱导消费,如某主播称“不买产品就是害父母”。
5. **话术设计**:“最后100单”“专家亲自发货”等紧迫性话术,单场销售额突破千万。
6. **平台审核漏洞**:抖音、快手等平台对“养生”标签内容审核宽松,2022年下架违规直播超2万场。
价格陷阱设计
1. **分期付款**:将万元产品拆分为12期“零首付”,实际年利率高达18%。
2. **赠品捆绑**:购买产品赠送“免费体检”,实为强制消费高价项目。
3. **预售模式**:虚假宣传“稀缺资源”,某“石墨烯护膝”预售3天吸金580万元。
4. **会员体系**:年费999元会员可享“优先购”“折扣价”,实际仅提供虚假积分兑换。
5. **返利骗局**:“买三送一”承诺未兑现,某平台涉事主播涉案金额超2亿元。
6. **售后黑箱**:产品无退换条款,2023年消协受理养生直播退赔纠纷超12万起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