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幻西游裁员详情
梦幻西游裁员风波:一场游戏公司的生存博弈
凌晨2点23分,我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闪烁的微信图标。在广州某游戏公司做原画师的朋友突然发来消息:"今天收拾工位了,我们项目组砍了三分之一。"消息后面跟着个苦笑表情。这已经是本周第三个跟我聊裁员的朋友了。作为从2003年就追梦幻的老玩家,突然意识到,那个陪我长大的游戏帝国,可能正在经历着最真实的阵痛。
一、裁员实锤:多方信源拼凑的真相
3月12日,脉脉上突然冒出个热帖:"网易游戏大裁员,梦幻事业部重灾区"。发帖人自称是广州科韵路办公区的测试工程师,说当天"hr抱着文件夹在走廊来回跑"。我翻遍全网,发现消息最早其实来自两个地方:
- 职场社交平台:至少7个不同职级的员工提到"组织架构优化"
- 外包公司群聊:有美术外包商透露原定合作"突然叫停"
最实锤的是某离职员工晒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(关键信息打码)。表格里"经济补偿金"那栏的数字,按N+1推算的话,对应着3年8个月工龄——这很符合梦幻手游2015年上线的时间线。
业务线 | 裁员比例 | 主要岗位 |
梦幻手游运营 | 约20% | 社区运营、活动策划 |
端游技术部 | 15%-18% | 客户端程序员 |
美术中心 | 30%+ | 场景原画、3D建模 |
二、为什么是现在?三个不得不砍的刀
我在珠江新城约了前网易中层喝夜茶。这位戴着渔夫帽的"老游戏人"用筷子蘸着茶水在桌上画圈:"你知道养个200人团队做MMO要烧多少钱吗?"三个现实原因逐渐清晰:
1. 营收天花板肉眼可见
翻出网易2022年财报,在线游戏服务毛利率从63%降到58%。虽然没单独披露梦幻数据,但业内人士都懂——回合制手游的生命周期就摆在那。去年春节活动流水同比跌17%,这可比裁员通知单吓人多了。
2. 项目制的残酷淘汰赛
网易内部实行"工作室赛马"早不是秘密。有朋友所在的"青云计划"项目组,去年全员转岗到梦幻事业部,现在又面临二次调整。用他们自嘲的话说:"我们就像游戏里的召唤兽,用完就回炉。"
3. AI正在改写规则
最让我惊讶的是美术岗的高比例裁员。某外包公司老板直言:"现在用MidJourney出概念图,效率是人工的20倍。"虽然最终成品还要人工调整,但原先10个人的活现在3个人就能干完。
三、被裁的都是什么人?
凌晨三点半,我翻着十几个匿名采访记录,拼凑出几个典型画像:
- 28岁的莉莉:用户研究岗,因"部门整合"离开,最后任务是分析《逆水寒》玩家迁移数据
- 35岁的老王:客户端开发,拒绝转岗到哈利波特项目,拿补偿金时发现公积金按最低标准缴的
- 24岁的小K:应届生,入职美术中心8个月,leader说"下次版号下来优先找你"
最扎心的是某资深策划的朋友圈:"做了七年门派平衡,今天自己先被平衡掉了。"配图是办公桌上没喝完的"梦幻西游×喜茶"联名杯。
四、玩家会感受到什么变化?
作为月卡党,我特意对比了更新日志:
- 春节活动NPC对话明显变短(文案组走了2人)
- 新锦衣材质像塑料(外包团队更换)
- 武神坛比赛直播卡顿(据说导播组裁了1个岗位)
但运营节奏反而更密集了。朋友苦笑说:"现在1个人要管3个服务器,KPI反而涨了30%。"这大概就是资本市场的奇妙之处——用更少的人撬动更大的产出。
五、行业观察者的冷水与热水
广州游戏圈某投资人跟我说了个比喻:"梦幻就像珠江夜游的观光船,现在要拆掉部分座椅装更多马达。"数据佐证了他的观点:
指标 | 2021 | 2023 |
同时在线峰值 | 128万 | 86万 |
ARPPU值 | ¥423 | ¥587 |
版本更新频率 | 35天/次 | 28天/次 |
深夜的网吧里,隔壁00后玩家突然问我:"大叔,你说他们裁掉做长安城地图的美术,会不会影响下周帮战?"我盯着他屏幕里飞舞的剑侠客,突然想起2006年那个在网吧通宵跑商的自己。游戏还在,只是造梦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。
窗外天快亮了,外卖软件弹出"梦幻西游联名早餐"的推送。不知道这次,又有多少人的现实人生被"优化"进了游戏里的地府轮回司。
发表评论